侧俯卧位纠正枕后位化解难产危机

 

近几年,头位难产的发生有上升趋势,而胎头位置异常是头位难产的重要因素。处理不当对母婴危害极大,直接增加剖宫产率及难产发生率。如果在产程中能够利用产妇体位的变化及胎儿自身重力、羊水浮力、子宫收缩力的作用使异常胎方位逐渐旋转致枕前位娩出,将使可能发生的难产转化为顺产,提高分娩的质量,减少产妇和新生儿的发病率。我所采取侧俯卧位纠正枕后位,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医生体会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2年3月~2005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初产妇,腹部B超提示枕后位或腹部检查触及胎儿肢体2/3,且肢体侧胎心听诊遥远或于下腹偏外侧闻及胎心者或临产过程中发现枕后位者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对照组70例,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胎儿双顶径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骨盆内外测量在正常范围。

 

1.2 方法 产妇在先兆产至宫口开全至胎儿娩出前期间行侧俯卧位,依胎儿脊柱侧行同侧俯卧位、侧俯卧位时,产妇微躬腰部,含胸屈腰,将大腿上收至约与产妇脊柱纵轴成90°角,腹前壁贴向床垫。对照组不做卧姿要求,可随意行动或卧床。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分娩方式 观察组中63例经阴道分娩,其中胎吸助产5例,对照组中27例经阴道分娩,胎吸助产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

 

2.2 两组产妇剖宫产情况比较 观察组中7例行剖宫产术,其中1例为持续性枕后位,1例为持续性枕横位符合剖宫产指征,余下5例为胎儿窘迫而行剖宫产术,术中均以枕前位娩出。对照组中 45例行剖宫产术,其中28例因持续性枕后位,17例因持续性枕横位而行剖宫产术。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

 

2.3 两组产妇阴道分娩情况 观察组中63例(90.0%)经阴道分娩,第一产程平均为(8.25±3.20)h,第二产程为(1.00±0.36)h,对照组经阴道分娩27例(38.6%),第一产程为(10.88±2.15)h,第二产程为(1.92±0.42)h,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2.4 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情况比较 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最少150ml,最多350ml,平均出血量(257±23.5)ml,对照组产妇产后出血最少203ml,最多380ml,平均出血量(273±23.1)ml,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难产 分娩 孕产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