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排尿困难要怎么处理

 

产后数天新妈妈的尿量会增加,尿管通常需留置1~2天,或等到点滴拔除后约1~2小时移除尿管,拔除尿管后,新妈妈一般可在4~8小时内自己解小便。但是由于腹部伤口疼痛,而不敢用力,造成排便困难。那么,产后排尿困难要怎么办好呢?

 

产后排尿困难可以这样做:

 

1.摄取足够水分,避免尿液颜色深黄。

 

2.避免拉扯导尿管,而产生血尿。

 

3.避免压折或扭转尿管,造成尿路不通。

 

4.尿管黏贴处与尿袋悬挂处应为同一方向。

 

5.尿管应放置于膝盖下方,不可高过膀胱,也不可放置在地上。

 

6.如有任何不适(如膀胱涨、血尿、疼痛),应立即通知医护人员。

 

7.导尿管要等到新妈妈慢慢练习起床、站立、走路之后才能拔除。

 

8.3~4小时要排尿一次,并注意排尿时是否有灼热或刺痛的感觉,以防尿道感染。

 

其实,不管剖腹产还是自然分娩的妈妈都要注意,产后要多喝水,注意解小便,冲洗尿道。第一次解小便,如果你觉得不是很痛快,或者没有排干净的感觉,就有可能要找医生或者护士给你做一些检查。更多相关知识,小编推荐你阅读:产后排尿异常 七个食疗法能帮你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产后排尿 产后护理 孕产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