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何时胎动最频繁

 

胎动是宝宝健康的指针,平均一天的正常胎动次数,由怀孕24周的200次,增加到32周的575次是最高峰,直到足月时,会减少至282次,不过一般孕妇是不会感觉到那么多的胎动。那么,一般胎儿什么时候胎动最频繁呢?

 

每个胎儿都有自己的“生物钟”,昼夜之间胎动次数也不尽相同,一般早晨活动最少,中午以后逐渐增加。晚6点至10点胎动活跃。大多数胎儿是在妈妈吃完饭后胎动比较频繁,因为那时妈妈体内血糖含量增加,宝宝也“吃饱喝足”有力气了,于是就开始伸展拳脚了。而当准妈妈饿了的时候,体内血糖含量下降,宝宝没劲了,也就比较老实,这也是胎宝宝的一种自我保护行为。

 

1.夜晚睡觉前:宝宝在晚上是动得最多的,一方面比较有精神,另一方面,孕妈咪通常在这个时间能静下心来感受宝宝的胎动,所以会觉得动得特别多。

 

2.吃饭以后:吃饭以后,孕妈咪体内血糖含量增加,宝宝也“吃饱喝足”有力气了,所以胎动会变得比饭前要较频繁一些。

 

3.洗澡的时候:可能是因为在洗澡时孕妈咪会觉得比较放松,这种情绪会传达给宝宝,TA就比较有精神。

 

4.对着肚子说话的时候:爸是准妈们都表示在和宝宝交流的时候,宝宝会有回应,用胎动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觉。

 

5.听音乐的时候:受到音乐的刺激,胎宝宝会变得喜欢动,这也是传达情绪的一种方法。

 

胎动有哪几种

 

1.全身性运动:整个躯干的运动,例如翻身。这种运动力量比较强,而且每一下动作持续的时间比较长,一般为3-30秒。

 

2.肢体运动:伸伸胳膊、扭一下身子等等,每一下动作持续时间一般为1~15秒。

 

胎动与胎儿的健康息息相关,准妈妈在观察胎动频率的时候要注意,以上情况,胎动会比较频繁。更多关于胎儿发育的知识,小编推荐你阅读:孕晚期要怎样正确数胎动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胎动 胎儿发育 孕产保健